
現場教學滅火器使用方法

入戶“撲救火災”
本網訊(草原云·內蒙古新聞網記者 張巧珍 通訊員 敖日格勒) 濃煙在樓道中翻滾,警報聲驟然響起,5月19日,在內蒙古牙克石市一小區(qū)內,一場驚心動魄的“火災”正在上演——這不是災難現場,而是牙克石市消防救援大隊精心策劃的實戰(zhàn)化消防演練。這場覆蓋200余個小區(qū)、惠及18萬居民的安全教育行動,在呼倫貝爾草原深處掀起了一陣“全民學消防”的熱潮。
“捂住口鼻,彎腰前行!跟著熒光標識往安全出口跑!”消防員手持擴音器,在模擬火場中引導居民逃生。刺鼻的煙霧中,白發(fā)老人在志愿者攙扶下快步撤離,孩子們用濕毛巾掩住口鼻有序疏散,物業(yè)工作人員舉著應急燈指引方向,每個動作都如同真實救援般緊張有序。在另一處演練點,消防員手把手教居民操作滅火器:“提拔握壓,對準火焰根部!”隨著白色干粉噴薄而出,模擬火源瞬間熄滅,圍觀群眾爆發(fā)出熱烈掌聲。
“太震撼了!第一次這么近距離感受火災現場,后背都濕透了!”參與演練的居民李女士心有余悸地說。在逼真的模擬場景中,居民們不僅學會了用床單制作逃生繩、辨別安全出口標識,更深刻體會到“隱患險于明火”的真正含義。許多居民掏出手機拍攝教學視頻,打算分享給未能到場的親友。
據統計,演練啟動以來,已累計開展200余場實訓。“部分居民逃生時仍存在慌亂折返取財物的情況,物業(yè)應急響應速度還需提升。”復盤會上,牙克石市消防救援大隊負責人分析道。針對演練中暴露出的問題,當地將建立“一小區(qū)一檔案”,開展針對性整改,并計劃組建社區(qū)志愿消防隊,讓安全防線從“臨時演練”延伸到“常態(tài)守護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