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內蒙古自治區(qū)圖書館建筑總面積3.5萬平方米,館藏文獻460萬冊(件)。

在青城閱立方,用書籍填充的360度環(huán)幕閱讀大廳受到讀者喜愛。

呼和浩特市新城區(qū)團結小學在內蒙古自治區(qū)圖書館開展世界讀書日活動。

書店成為親子閱讀好去處。

體育場鴻雁城市書房內的星空兒童閱讀區(qū),可以滿足青少年對多元體驗的訴求。

讀者在充滿咖啡香的西西弗書店挑選圖書。

越來越多的書店為市民搭建了一個舉辦閱讀活動的平臺。

圖書館不僅是讀書的地方,更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場所。

新華書店騰飛路店是一家以馬文化為主題的書店。
草長鶯飛四月天,正是讀書好時節(jié)。今年的4月23日是第30個世界讀書日,漫步青城,從公共圖書館到街角的文藝書吧,從驛站里的閱讀角到社區(qū)里的共享書屋,各式各樣的閱讀空間融入城市肌理,書頁翻動聲與城市心跳同頻共振。
4月21日,以“書海溯源 智啟新程”為主題的世界讀書日活動在內蒙古自治區(qū)圖書館開展,呼和浩特市新城區(qū)團結小學學生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認識典籍、了解典籍,近距離接觸和感受中華典籍穿越歷史的恒久魅力。在內蒙古自治區(qū)圖書館,每周都會舉辦一系列主題鮮明、內容豐富、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。2024年,內蒙古自治區(qū)圖書館立足“閱讀北疆”品牌開展各類閱讀推廣活動1300余場(期),組織開展“書香內蒙古”、《紅樓夢》等專題系列講座、展覽51場次,線上線下共計服務讀者超150萬人次。
春日,位于內蒙古體育館內的體育場鴻雁城市書房里,讀者在智能圖書檢索設備前搜索自己喜歡的圖書,指尖輕觸屏幕間,書籍在哪一排哪一列第幾本的精準位置即刻彈出。書屋內的智能設備每10分鐘就會對在架的2萬多本圖書進行位置更新,為讀者找書節(jié)省了更多時間。呼和浩特市圖書館于2017年啟動“鴻雁悅讀”計劃,通過不斷融合本地文化元素探索“鴻雁書房+”青城驛站、景區(qū)、學校、社區(qū)、草原書屋等多業(yè)態(tài)服務模式,截至今年4月,已建成圖書館分館96個、圖書流動站95個,并將14個符合條件的草原書屋納入總分館體系,還在各旗縣部署了5個微型圖書館和8個自助售借機,為基層群眾創(chuàng)造閱讀環(huán)境。
近年,高顏值、設計獨特的新型閱讀空間受到了年輕人的追捧,比如有書籍填充的360度環(huán)幕閱讀大廳的青城閱立方、書店+咖啡組合的西西弗書店、以馬文化為主題的新華書店騰飛路店等,成為名副其實的城市“流量入口”,也成為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。
這些閱讀空間突破傳統(tǒng)模式,從單一的閱讀、展示功能,進一步向文化沙龍、資源推介、文創(chuàng)售賣、配套餐飲等多種文娛休閑業(yè)態(tài)延伸,將閱讀與藝術、社交、智慧服務等多元需求融合,用高質量的文化內容和服務黏住用戶,不僅給人們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,還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,更為都市文化生態(tài)增添了蓬勃生機與人文關懷。(草原云·內蒙古新聞網(wǎng)記者 王磊 白雪 攝影報道)